海南网移动版

首页 > 海口 >

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新的“绿色”司法样板

  8月14日,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海南高院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林业局等4家单位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联合签署《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共建协议》,共同栽种基地首批树苗,标志着首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基地正式落地,为守护国家公园绿水青山,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新的“绿色”司法样板。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基地成立现场。海南高院供图

  基地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片区一般控制区内,专门用于开展破坏国家公园森林资源的异地生态修复,将有效解决国家公园涉林违法犯罪案件及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无地“补植复绿”的问题,扩宽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履行方式,有利于实现“异地补植、恢复生态、总量平衡”的司法修复效果。

众人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基地植树。海南高院供图

  近年来,海南法院紧紧围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这一“国之大者”,扎实助推热带雨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建设,出台司法服务保障国家公园建设文件,严格执行最严法治理念打击破坏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践行恢复性司法确保生态环境修复责任落实到位,调整管辖布局夯实国家公园司法保护根基,加强量刑规范指引提高涉雨林违法犯罪成本,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促推形成坚强保护合力,丰富法治宣传手段提升人民群众保护雨林生态意识。近年来,海南法院通过恢复性司法举措,共补种树木10152株,修复土地314.23亩,认购碳2800吨。

  下一步,海南法院将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追究和执行力度,积极发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基地生态修复、巡回审判、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的功能作用,为构建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多一点>>>

  海南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和巡回法庭14个

  南海网8月14日消息(记者 林文泉 实习生 李彤颖)14日,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海南高院召开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海南法院环境资源审判(2021—2023)》,期间审理各种环境资源案件2388件,其中环境资源刑事案件883件,环境资源民事案件134件,环境资源行政案件1188件,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案件127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6件。

  海南法院坚持改革创新,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环境资源审判布局,形成海南法院“1571”环境资源审判布局:即1家高级法院、5家中级法院、7家基层法院和1家专门法院,负责集中管辖全省环境资源案件。持续深入开展“恢复性司法”,三年来共补种树木10152株,增殖放流鱼苗1940773尾,修复土地314.23亩,认购碳2800吨。全面落实巡回审判工作机制,全省共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和巡回法庭14个,三年来,巡回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53件,组织旁听群众960余人次,收到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

(责任编辑:小丽)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