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畅通金融赋能链条,努力免去人才创业的后顾之忧
时间:2024-08-30 17:04 来源:南海网 作者:小丽 点击:次
8月30日,专利证书是一个企业研发实力的最好证明。一走进海南鑫之合科技有限公司,首先看到的就是墙上贴着的一张张专利证书。“我们是一家国家级科技型小微企业,随着自贸港建设推进,我们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和其他科创型企业一样,有时会面临‘有智无资’的境况。”海南鑫之合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石礼向南海网记者直言。 不过,最近他却凭借自己“自贸港高层次人才”这一身份,顺利从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贷款200万元。这让他感慨道,“银行的创新为我们打通了一个融资新渠道,很接地气。” 近日,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推出了“交银人才贷”产品。有特色的是,和传统信贷模式不同,“交银人才贷”将企业的人才属性放在第一位,依据企业的科技人才资质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专门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加油”。 海南鑫之合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尝鲜者”。这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12个,自主知识产权证书21个,商标注册、知识产权贯标、AAA体系和ISO认证体系均已完善。还拥有音视频创作、AI设计、UI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高学历技术人才30余人。 在得知企业符合人才贷款条件的第一时间,交通银行海口国兴支行主动将服务政策送上门,并为其开启人才贷绿色审批通道,很快为海南鑫之合科技有限公司办理了贷款。 陈石礼坦言,“交银人才贷”的推出,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人才“有智无资”的状态。“因为与传统的授信模式不同,这个贷款的政策是拥有创新人才相关称号的企业主可以凭借资质获得相应的授信额度。”他说,值得点赞的是,贷款申请流程非常简单,不用去银行网点,线上就可以办理,“特别是在资料收集方面,不像传统贷款需要收集很多纸质资料,使用上也是随借随还、非常灵活。有了资金的注入,我们更有底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了。” 创新驱动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动力所在。在海南,实控人为高层次人才、优质高校人才的科创型企业并不少。银行把目光投向他们,为人才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转型升级注入了发展信心和可能。 “我们结合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对企业实控人为高层次人才、优质高校人才的,提供最高10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产品具有线上申请、智能审批、快速到账、利率优惠、随借随还等特性,全流程线上化。”交通银行海口国兴支行行长助理符晓斯向记者表示,近年来,海南持续加大自贸港人才引进力度,作为金融机构,交通银行探索为自贸港高层次人才及企业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新路径,在同业率先推出“交银人才贷”,旨在助力自贸港高层次人才创业。她分析称,海南正处于自贸港建设关键期、高质量发展窗口期,比任何时候都更急需人才。利用金融手段,让“无形称号”变为“有形资产”,将为更多科创型企业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 那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顺利融资呢?记者了解到,该行准入的人才标准涵盖了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人才,以及985、211等优质高校毕业生,包含海南自贸港ABCDE五类人才。 数据显示,2018年4月以来,海南已经累计引进各类人才超70万人,一批批高层次人才选择来海南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目前,省内各家银行都在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畅通金融赋能链条,努力免去人才创业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小丽) |